2025年4月7日下午2点30分,会计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在学院会议室召开磨课工作交流会议。会议由杨旻副院长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校级督导杨洛新教授,院级督导崔莉教授,陈平副教授。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开学以来督导听课工作的完成状况,以及听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反馈与总结。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在会议中,杨院长总结了会计学院的磨课工作亮点,分别是督导交叉听课机制和逐层筛选模式。督导交叉听课机制是通过督导交叉听课的方式,实现了多视角的教学评估。不同督导从各自的专业经验和观察角度出发,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逐层筛选模式是设定磨课合格评分标准,对于达到标准的老师不再参与院级磨课,这种模式既提高了磨课的效率,又能让督导资源集中于更需要提升的教师身上,确保磨课工作有的放矢。

接着,几位督导小组的成员在会议中讨论总结磨课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肇庆校区硬件与教学环境问题:校区没有讲台,导致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老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集中听课时间紧凑,难以全面兼顾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得督导评估可能存在遗漏。
2.实验课教学问题:实验课缺乏课堂设计,使得督导无法进行具体点评。教师坐着上课,学生看不到老师,且无板书无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知识,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如不会归纳总结,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PPT 直接使用公用版本,没有自己整理制作的痕迹,体现出对教学的不重视;不备课,只是照着 PPT 读,教学方式呆板;个别教师作业布置随意,无法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督导小组讨论并制定接下来的磨课工作目标。第一是要提升教师教学评分:期望通过磨课,使被磨课教师在开学打分和期末打分中有明显提高。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量化体现,也有助于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进。第二是要青年教师帮扶与课程打造:学院致力于帮扶青年教师成长,通过磨课打造 “一人一优课”,争取做到每个老师两门主讲课程,形成一门优质课程。这既能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为学院积累优质课程资源,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通过督导听课制度,优化磨课策略,极大夯实了磨课成效,助力构建起稳固的会计磨课质量保障体系。未来,会计学院应持续深化磨课制度,将磨课结果切实转化为教学改进的有力举措,激励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水平,为培育更多优秀会计人才筑牢根基,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