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广州华商学院会计学院召开企业价值服务工作坊筹建洽谈会。会计学院院长姚凤民、院党委书记兼数智会计与商务服务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刘善球、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少鸿、产业学院副院长范卫星,会计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兼会校友会秘书长杨烨瀚,与校友企业代表湛江市明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旭(2017届毕业生)、广州市长志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河杰(2023届毕业生)共聚一堂,就工作坊的定位、运营模式及合作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
此次筹建的企业价值服务工作坊,旨在搭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与业务场景,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姚凤民院长指出,工作坊将聚焦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管理等前沿领域,整合会计学院学科优势与产业学院资源,打造“教学-实训-服务”一体化模式,为师生提供“真题真做”的实践机会,助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友赋能:反哺母校发展的典范之举
校友企业在此次合作中扮演关键角色。梁文旭、丁河杰两位校友结合自身创业经验,提出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工作坊课程设计,并承诺开放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及项目指导。丁河杰表示:“作为华商学子,我们受益于母校的产教融合理念,如今更应反哺母校,助力学弟学妹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校友对母校发展的深度参与,更彰显了华商“校友经济”的辐射效应。
未来展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刘善球书记强调,工作坊的筹建是会计学院深化“政-校-企-会”协同育人的重要一步,未来将联合更多校友企业及行业伙伴,形成“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学院还将依托产业学院平台,探索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等新兴领域的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此次洽谈会标志着广州华商学院在产教融合与校友协同育人领域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学院将持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