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专业(智能审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紧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对数字化审计人才的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深度与专业广度的新时代复合型审计人才。通过构建“智能+审计”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使学生不仅系统掌握Python数据清洗、SQL数据库操作等大数据审计技术,更能熟练运用RPA流程自动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及智能审计平台等前沿工具,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财务舞弊识别、风险建模等实际场景。在强化传统审计专业素养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智能审计、跨境合规监管及ESG可持续发展审计等新兴领域的工作要求。通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双重淬炼,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拥有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可在政府审计机关、粤港澳跨境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多维平台施展才华,成为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审计中坚力量。
【专业特色】
[1] 数智审计赋能传统监督
构建“审计学+大数据+AI”课程体系,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决策》、《AI财务分析》《大数据审计》《RPA审计机器人》等前沿课程,推动审计流程从手工查账向自动化、预测化转型。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筛查,利用 AI 算法识别潜在的财务舞弊模式,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搭建“智能审计实验室”,并配有“企业经营仿真综合实习”、校外“毕业实习”,提供“智能审计仿真模拟实验”实战项目;深化审计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大数据和 AI 技术。学生可以分组完成模拟审计项目,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审计报告生成,全程参与审计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应用便于学生考取初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3]拓宽职业发展领域
通过设立多领域工作坊,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数智化职业发展的专业技能。通过设立国际商业领袖/CFO/CPA培养学生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专业能力;通过设立ESG研究院工作坊培养学生绿色政策应用能力;通过设立大湾区企业健康与活力研究中心工作坊培养学生在企业健康评估与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通过卓越国际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会计能力与综合素养。
【核心课程】
审计学、大数据审计、RAP审计机器人、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管理会计、Python、人工智能、大数据财务分析及大语言模型等。
【可考证书】
审计师、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高级)、大数据审计分析师(BDA)、证券从业资格、银行风险管理师(ICBRR)等。
【就业前景】
[1] 政府与公共审计
岗位方向:审计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内审专员;
核心能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财政资金审计、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服务“数字政府”建设。
[2]会计师事务所
岗位方向:四大、八大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
核心能力:主导智能审计项目,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报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会计咨询等服务。
[3]企业智能风控师
岗位方向:粤港澳跨境企业内审经理、ESG合规顾问;
核心能力:通过AI工具识别供应链风险、量化碳足迹审计数据,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与跨境合规。
[4] 金融机构反舞弊分析师
岗位方向:银行、证券机构反洗钱审计员、金融科技风控专员;
核心能力:构建反欺诈模型,监测跨境资金流动异常,保障大湾区金融安全。
【师资队伍】
审计系成立于 2017 年,下设智能审计教研室,审计系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10人,93.3%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历。本专业教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学科“杰出指导老师”、教学“个人杰出贡献教师”、“优秀指导老师”等奖励。同时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骨干等10多人为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审计系承担着审计学、内部审计、政府审计、IT审计、审计实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战略管理等理论与实验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师团队出版教材专著5部,主持教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50余项,其中多次参加福斯特杯全国审计精英挑战赛,参赛学生斩获全国特等奖等奖项,指导教师屡获参赛最佳指导教师的殊荣。

图1 审计学专业教师合影

图2 举办数智时代智慧审计课程创新研讨会

图3 举办新文科视野下审计学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

图4 参加全国高校财务审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图5 邀请审计名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龙平教授作学术讲座
【实践教学】
依托学校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审计学专业构建了以“课程实训、仿真实训、产业学院、校外实践”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建成了具有税收教学和实践功能的跨专业企业经营仿真综合实习平台,2019年建成了华商云会计产业学院,借助广州融智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软件设施为数千家小微公司提供代账记账和纳税申报业务。会计学院有150余家签约实习实践基地,涵盖财税类机构、金融机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服务业及社会团体等,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专业的实践实习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图6企业经营仿真综合实习银行实训场景
本专业通过协同育人机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培养目标。每年定期举办审计名家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审计名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企业内审总监等行业精英走进校园,同时组织学生深入审计机关、企业集团开展实地研学,将国家审计政策导向、智能审计技术应用、跨境审计实务案例、职业发展路径等前沿内容引入课堂,构建审计机关、企业单位、高校院所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生态。

图7 智能审计实训室

图8 会计学院云会计实验室

图9 23级审计专业赴广州思迈特软件公司研学活动

图10 22级审计专业赴深圳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学活动

图11 24级审计专业赴东莞广量集团研学活动

图12 师生到广东诚安信会计事务所实践基地调研

图13 师生到安礼华粤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实践基地调研

图14 师生到中天粤会计事务所实践基地调研
【学科竞赛成绩显著】
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各类高水平审计专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团队先后在“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该赛事作为审计领域的权威竞赛,重点考察学生的审计实务操作、风险识别与应对等核心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智能审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充分彰显了本专业在智能审计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优势。

图15 第七届“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决赛特等奖
图16 全国大学生智能审计技能竞赛决赛获一等奖